園區由於植被形態的多樣性,海拔由 1000 至 3000 公尺差異所形成的林相與天候形態,大部份面積末經人為干擾破壞,因此可提供動物豐富的食物來源與適當的保護及棲地,構成一穩定的食物網,使本區的動物資源豐富,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相,含括 32 種哺乳類、 97 種鳥類、 14 種爬行類、 6 種兩棲類、 16 種淡水魚與 89 種蝴蝶。
如櫻花鉤吻鮭、台灣黑熊、帝雉、藍腹鷴、台灣山 椒魚、寬尾鳳蝶及升天鳳蝶等與珍貴的野生動物如台灣獼猴、山羌、台灣長鬃山羊、台灣野豬、水鹿等。將復育櫻花鉤吻鮭為主要目標,除了以保育為基本目的外,更要進一步維護棲地環境與加強環境教育的宣導,使民眾瞭解復育和保育的意義與重要性。 園區初步調查有維管束植物 1103 種,稀有植物 61 種,依植被型態分為:
一‧ 高山寒原 ( 指在森林界限以上地區之低矮灌叢或草本植物 )
二‧ 亞高山針葉林帶 ( 分布於 2900 至 3600 公尺,以玉山圓柏與台灣冷杉具代表 )
三‧ 冷溫帶山地針葉林帶 (2000 至 3000 公尺,以鐵杉林及散生之雲杉次生演替之松樹和草生地 )
四‧ 暖溫帶針葉混生林 (2000 至 2700 公尺間,紅檜、台灣扁柏等針葉樹混生 )
五‧ 暖溫帶針闊葉混生林 (1000 至 3000 公尺,為針葉樹與闊葉樹種之交會帶 )
六‧ 暖溫帶常綠闊葉林 ( 分布 2500 公尺以下,組成分子複雜,可分為櫟林帶與楠櫧林帶,為台灣植物種類最豐富之社會 )
七‧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 分布於 1000 至 2500 公尺之間,主要樹種有台灣赤楊、台灣紅榨槭、栓皮櫟、台灣胡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