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埃及金字塔10天完整版 59900起
※開羅、路克索安排住宿5星級旅館
※搭乘尼羅河上的5星豪華遊輪
 
土耳其精選10天 36900起
※棉堡─安排住宿溫泉旅館
※凡持喜帖報名付訂此行程特贈送新婚紅包
    NT$2100x2=$4200(送土耳其+馬來西亞簽證)
 
 
  【古埃及】
    埃及的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形狀近似長方形。南北長 1030公里,東西寬度在北部有965公里,在南部則有1240公里。對大部份的埃及人來說,尼羅河谷地就是埃及。尼羅河谷地是一塊帶狀的肥沃土地,大部份約20至30公里寬。谷地的東邊是阿拉伯沙漠(Arabian Desert),西邊是利比亞沙漠(Libyan Desert)。 在開羅的北方,尼羅河的兩條主要支流:羅賽塔 (Rosetta)及達米耶塔( Damietta),形成寬約200公里的三角洲,物產豐饒。據說這個三角洲以前曾是一個面臨地中海的海灘,向南延伸到今天開羅的位置。 沿著北部海岸向西到亞力山卓港,有著數百公里長的美麗白沙灘,一部分已開發成為觀光渡假區,但大部分的地區還是人煙罕至的。向東穿過蘇伊士運河,就是西奈半島。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國位於亞洲西部,地跨歐﹑亞兩洲,大部分在小亞細亞半島上。東北鄰蘇聯,東接伊朗,東南與伊拉克﹑敘利亞接壤,西與西北和希臘﹑保加利亞鄰接, 西及西南臨愛琴海和地中海,北瀕黑海。面積780576平方公里。人口5 140萬 (1985),其中土耳其人占90%,庫爾德人占6.9%。99%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絕大多數屬遜尼派。官方語言為土耳其語。首都安卡拉。
 
 
 
 
  【古埃及】
~孟菲斯及其墓地遺跡~  
    據史載,統一上下埃及、揭開古埃及31王朝序幕之法老-美尼斯(Menes)建都於孟菲斯,至此繁 榮將近2000年,從現存的宏偉遺跡中,仍可拼湊出當年之盛景。這些雄偉遺跡包含了巨大石雕、 神廟、方型石墓及金字塔群,其中位於吉薩的三座金字塔-古夫(Khufu)、海夫拉(Khafre)及門 卡烏拉(Menkaure)金字塔,則象徵著古埃及金字塔建築之顛峰。在古代,此遺址更被視為世界七 大奇景之一
   
  ~古城底比斯及其墓地遺跡~
    底比斯-太陽神阿蒙之城,是古埃及中新王國之都城。雄偉壯麗的神廟遺跡綿延於路克索及卡納 克一聳立的柱廊、巨大的石雕及高大的門牆散立其間,置身其中,即能感受到一股神祕莊嚴氣氛 。鄰近的帝王谷陵墓遺跡群,則是一處埋葬著新王國歷代法老的「永恆之地」,然而大多數的陵 墓均遭盜墓者入侵,僅殘留幾處的彩繪墓廊。所幸,於20年代初期所發掘的圖坦卡門陵墓未曾遭 受盜墓者染指,才得以讓我們見識到許多如黃金面具般的珍貴古埃及藝品。而底比斯及其墓地遺 跡亦見證了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時期。
   
~阿布辛貝至菲萊的努比亞文物遺址~  
    位於尼羅河上遊的努比亞考古遺址,擁有埃及南部最宏偉壯觀的遺跡群,如阿布辛貝的拉美西斯 二世神廟及菲萊島上的伊西斯聖地。其中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已成為古埃及最具代表性之遺跡,神 廟外四尊高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姿巨像及內部描繪其戰柄功績之壁畫,處處顯露這位法老的攝 人氣魄。而60年代,因亞斯文高霸的建設工程,曾危及此區遺址的存在。所幸,由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所發起的國際救援運動,使遺址免遭尼羅河水的淹沒,而遺址的遷移工程則歷時將近20年。
   
  ~伊斯蘭開羅~
    伊斯蘭開羅-世界最古老的伊斯蘭城市,隱身於繁華現代化的開羅城中,區內擁有許多著名的清 真寺、浴池、噴泉及宗教學院,自1969年法瑪蒂王朝建都於此之後,開羅便發展為伊斯蘭世界新 興之中心都市,並於14世紀時達於黃金時期。踏入此區,映入眼簾的盡是典雅的清真寺尖塔,因 此,自古以來開羅便有「千塔之城」之美譽。
 
   
 【土耳其】  
~特洛依~  
    擁有4000年歷史之特洛伊為世上最富盛名之考古遺址之一。於870年由知名考古學家-亨利˙蘇里曼首次 發掘。就科學觀點而言,此遺址為安納托利亞與地中海世界之文明第一次接觸的重要見證。此外,亦證明 荷馬史詩-伊利亞德所載,西元前13-12世紀從希臘來之斯巴達與阿該戰士圍攻特洛伊之史實,也引發一些 偉大創作藝術家之靈感。
   
  ~棉 堡~
    源自200公尺高、滿載方解石礦的山崖泉水,創造了巴穆嘉麗(棉堡)這樣一個夢幻的景觀。由礦物森林 、石化的瀑布以及一連串盆型平台所組成。而廣佈於雪白平台上的古代都市遺址,為西元二世紀末時, 貝加蒙(Pergamon)阿塔利(Attalids)王朝的國王們所建立的希拉波利斯溫泉療養院之城,其浴場、 神廟及其他希臘紀念物遺跡仍然可見。
   
~卡帕多西亞岩洞遺址~  
    經過長年風化水蝕之特殊景觀-格來梅山谷與其周圍地區,聳立著形狀不一之岩石丘陵,在這些岩面上開 鑿了上千個洞窟,大多是羅馬帝國統治下潛逃之基督修士所建之修院與聖堂,不少岩洞內還保存有許多濕 壁畫,為拜占庭藝術中反聖像崇拜後期之獨特見證。此地亦能看見穴居式村莊和地下城鎮-這些歷史可追 朔至西元四世紀時的傳統人類居地遺址。
 
 
 
 
  【古埃及】
~電烤羊肉~  
埃及人偏愛紅(牛、羊、駱駝)白(家禽)肉,除上層人士外,很少食魚蝦海鮮。肉的烹飪方法通常?燒烤和燉燜,烤鴿、烤羊肉是上等佳肴。在街頭小吃店和大型 招待會上,常豎立著一種U型柱狀電烤爐,中間有一長金屬棍,新鮮的羊肉裹疊在棍上,形成一個厚厚的肉柱。金屬棍緩緩地不停轉動,油水不時下滴吱吱作響,廚 師站在一旁,用鋒利的長刀把外層烤熟的羊肉一片片削下,放入盤內。另一盤內盛放著己切口的小圓餅。廚師將羊肉塞入餅內,再放進一些切細了的洋蔥、番茄 等。澆上調料,便成?速食夾肉餅。溫熱的餅和鮮嫩的瘦羊肉,十分清香可口。據說這種烤法源於古代戰場上無鍋烤肉,戰士們用戰刀挑著肉燒烤的傳統。
   
~錦葵湯~  
埃及尼羅河兩岸,有時田裏長得一片碧綠,它就是錦葵科植物之一種——錦葵。這種花非常美麗,既可供觀賞,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植物。埃及人對錦葵湯津津樂 道,十分喜愛。在阿拉伯語裏,錦葵湯叫做“穆魯黑子”,它的做法是:把它的葉子洗淨曬乾,然後把葉子粉碎,與羊肉、雞、大米等一起煮湯,煮好的錦葵湯,濃 綠黏糊,味道鮮美。 有一個有趣的說法,埃及婦女做的錦葵湯,要比男廚師做的好吃得多。這個說法也確實有點道理。因?婦女們做好錦葵湯之後,總喜歡放上奶油燒蒜,這種奶油燒蒜 就是使它格外好吃的“秘密”。錦葵不燒成湯也是可以的,把它打碎,再用奶油紅燒,直至炒幹?止,然後再搗碎食用,也是非常好吃的。
   
國菜蠶豆  
蠶豆是埃及的“國菜”,是人們食用最多的食品之一。吃食蠶豆的花樣很多,最常見的有4種,燜爛蠶豆、油炸蠶豆餅、燉蠶豆和燜豆芽。
   
~考謝利~  
埃 及的街上,“考謝利”店隨處可見。“考謝利”是埃及特有的,從尼羅河三角洲南部到盧克索都有這種小吃。吃的時候,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適量由醋和辣醬製成的調 料。加入調料之後,“考謝利”就成了辣味的了。一般加一勺調料,但這也因人而異。也可以讓人加上一些炸圓蔥和豌豆等,圓蔥的口感很不錯。在“考謝利”上放 上許多佐料帶出店吃也是很好的,放上些謝瓦爾曼、香腸……多試幾次,找一種適合自己的吃法。建議多放一些考夫特香腸,它和番茄汁是絕配,吃起來像是埃及 風格的肉醬通心粉一樣。“考謝利”店裏有許多被叫做“洛茲·比·拉旁”的大米布丁放在一旁,可以作?飯後甜點。
 
  【土耳其】
~拉克 (Raki)~  
    又叫獅子奶,是由榨出葡萄汁後的葡萄皮再蒸餾得出的高酒精度飲品,初看上去像俄國伏特加一樣透明,但一加水就變濁,喝的時候有點甘甜,易入喉,味道醇美。
   
~卡八 (Kebap或Kebabi)~
    在土耳其,各種烤肉料理都叫做「卡八」,最有名的是街頭也可以看到的沙威瑪,土耳其文叫「多納卡八」(Doner Kebap),就是回轉式烤肉的意思。好吃的沙威瑪是牛肉、羊肉再混上雞肉,然後還用了許多香料來「中和」肉的腥騷味(特別是羊肉),這樣才能軟嫩多汁。還有一種俗稱土耳其漢堡的「考夫特」肉餅(Kofte),肉優汁也香,它的味道比巴西烤肉還要好。
   
~紅 茶~  
    土耳其人對茶情有獨鍾,愛喝茶的習慣源自中國,所以土耳其語的茶也叫cha,土耳其茶館有風味十足的提茶盤、紅茶杯,讓茶館服務員提?四處送茶。街頭流動茶攤也很有趣。總而言之,cha!cha!cha!
   
  ~梅澤 (Meze)~
    土耳其被稱作開胃菜(meze)的國度,可以想見其內容的豐富,meze本來是波斯人喝酒時,利用酸味較重的水果藉以緩和酒的苦澀,後來陸續加入堅果、烤肉,成為名符其實的下酒菜。
開胃菜沒有一定的章法,甜鹹不拘、冷熱皆宜,燉淡菜(plaki)最是典型,甜美的淡菜綴以番茄、大蒜,還有大量的檸檬汁,酸酸甜甜的滋味最合觀光客的胃。
   
  ~派德 (Pide)~
    派德是土耳其人吃梅澤、卡八的主食,常見的有像山東大餅一樣咬勁十足的派德、切成丁塊呈深褐色的碎派德、烤出爐膨脹得像小山,一撕開就平扁下來的膨派德,還有家庭小吃,如小比薩,但沒有乳酪的“起馬勒派德”。
   
~沙 拉 特~  
    土耳其是肉食者的天堂,蔬菜也鮮美,代表性的季節沙拉“薩拉特”,用的都是新鮮的蔬菜,如紅薯、小黃瓜等,再淋上土耳其自產的優質橄欖油,清脆爽口;土耳其的番茄特?好吃,多汁又軟硬適度,吃多少顆都不膩,是土耳其的首選蔬果。
 
 
 
 
  【古埃及】
~金字塔~  
    舉世聞名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對永恆觀念的一種崇拜所遺留下來的產物,象徵著國王死後將會升天。

    埃及境內共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其中以吉薩地區最有名,這裡由三大型金字塔、人面獅身像及許多小金字塔組成。最大的一座是古夫金字塔 (Cheops),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底部長230公尺,原高147公尺,長年風化後只剩137公尺,卻依然相當壯觀。

   
~獅身人面像~  
座落於大金字塔旁,由巨大的石灰石原塊雕而成。這塊大石據說是 CHEOPS 建金字塔時剩下來的,石像整個長50米,高22米。關於獅身人面像的傳說,同樣是眾說紛紜,一說它是古代神話裡負責看守金字塔的守護神,向所有底比斯人(THEBANS) ,提出一個謎語,同時處決猜不中的人,另一說是 CHEOPS 命石匠依照他的面容雕鑿而成。
 
 【土耳其】
~特洛伊古城 (Troy)~  
    土耳其,特洛伊考古區,文化遺產,1998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特洛伊是4千年前的古城,也是世界聞名的考古遺址,1871年德國著名考古學家H.溥裏曼開始發掘。遺址證明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所記載的西元前13-前12世紀希臘人用木馬計攻陷特洛伊城是歷史事實。

     特洛伊考古區位於加納卡利南部,北臨達達尼爾海峽,加納卡利距離伊斯坦堡320公里,行車約需4小時。從加納卡利驅車約30分鐘便可到達特洛伊古城。特洛伊古城是小亞細亞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城市遺址,存在於西元前3000年至西元4世紀。它聯繫了安納托利亞的文明和地中海世界。而且,特洛伊的歷史就是從西元前12或前13世紀希臘斯巴達人和亞西亞人的戰爭開始的。

    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中記述了希臘人和特洛伊人戰爭的故事~為幫助弟弟奪回妻子海倫,阿伽門農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幫助下用木馬計一舉攻下了特洛伊城。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特洛伊城是虛構的。1871-1890年,德國考古學家H.溥裏曼挖掘出特洛伊城址,特洛伊的真實存在才得以確認。1893-1894年,德國考古學家繼續主持發掘。1932-1938年,美國考古學家又在此發掘。
   
特洛伊城遺址的發掘,始於上世紀中期,延續到本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在深達30米的地層中發現了分屬 9個時期的特洛伊城遺跡,時間從公元前3000年至西元400年,找到了西元400年羅馬帝國時期的雅典娜神廟以及議事廳、市場和劇場的廢墟等等。這些建築雖已倒塌敗落,但從殘存的牆桓、石柱來看,氣勢相當雄偉。在這裏,還可以看到西元前3000至前2000年間毀於地震的特洛伊城的殘桓斷壁,以及當時居民使用的簡陋的生活用具。更使人們感興趣的是,在西元前1300至 900年這一時期的地層中,有一座被焚燒的城市遺址,它的石桓厚達 5米,帶有煙薰火燎的痕跡。遺址內有大量繪有幾何圖形的彩陶和其他生活用具。這些陶器造型樸素,但富有含蓄的活力。